近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4年度“无废细胞”建设拟验收结果,高新区14家单位榜上有名,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成功创建25个“无废细胞”。
01 什么是“无废细胞”?
根据合肥市“无废细胞”创建工作部署,创建类型涵盖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酒店等九大类型。
无废学校建议使用绿色教学用品、可循环利用文具;无废小区要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装修垃圾合规投放清运;无废医院则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再生资源利用。
“无废细胞”是组成“无废城市”的重要要素,促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02 高新区“无废”建设之路
2023年,高新区首批“无废细胞”单位包括: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3M材料技术(合肥)有限公司等6家工厂,高新区党政办公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中国书法大厦、中南樾府小区以及合肥野生动物园景区。
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新区成立了由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副主任为组长的建设专班,涵盖区经济发展局、建设发展局等19个单位。
同时制定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5大类37项指标和5张清单44项具体任务。该方案突出高新特色,以“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方式分解工作。
03 创新举措引领固废治理
高新区在源头控制方面取得突破,2023年获批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形成以园区为整体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1+N”集约型模式,为纳入试点的31家重点企业制定清洁生产方案,从源头减少固废产生量,压缩审核周期,减轻企业负担。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投资2.8亿元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达90%,实现垃圾变废为宝。
为营造全民参与氛围,高新区建成全市首个社区垃圾分类科普馆和全市首个非接触式垃圾分类房,5个小区垃圾分类科普驿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2024年3月,合肥市“国际零废日”主题活动在高新区举行,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参与。
04 未来发展方向
高新区将继续强化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在已有创建基础上,持续推进工厂、医院、学校、酒店等“无废细胞”单元的创建工作,发挥各类细胞单元特点,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